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活动计划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计划 篇1一、指导思想。
兴趣是学生的内驱力,引发学生浓厚的情感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农村小学英语学习缺乏语言环境,学生遗忘现象比较比较严重,出现学时会、用时忘的现象。长此以来,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成绩偏差,慢慢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影响老师的正常教学。有效的课外活动是用丰富的多彩的游戏、对话、竞赛来提高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把阶段性的英语知识加以总结,为英语语言的信息加工提供机会。每举行一次活动,学生就多一次重新考虑和寻找材料之间内在联系的机会,使一些新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相联系,把所有的孤立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小学英语教学的活动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仅靠纯课堂内教学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我们应树立大课堂的教学观,重视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为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为了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他们三年级的英语课程开设打好基础,我们开设小学英语兴趣小组。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有效的课外活动,从小培养学生对英语及英语学习的兴趣。
2、授人以渔,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
4、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日后三年级学习pEp英语打好基础。
三、活动对象。
本校3——6年级学生,原则上学生总数不超过30人。
四、活动内容。
1、学唱少儿英语歌曲、英语儿歌、做英语游戏、看、听、学、讲、演英语小故事等。
2、拟以多种低幼英语教材的部分内容为蓝本,开发适合本校3—6年级学生使用的校本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生活常用句型和词汇,包括问候用语、初次见面用语、客套用语、公共场合特定用语等等。
3、文艺节目排练:合唱节目一个,拟参加元旦文艺汇报演出。
五、进度安排。
1、第五周,2个课时。
2、第六周,国庆休息。
3、第七周,2个课时。
4、第八周,2个课时。
5、第九周,2个课时。
6、第十周,2个课时。
7、第十一周,2个课时。
8、第十二周,2个课时。
9、第十三周,2个课时。
10、第十四周,2个课时。
11、第十五周,2个课时。
12、第十六周,2个课时。
13、第十七周,2个课时。
总计:12次。
六、备注:
1、活动次数为每周两次,中午、兴趣小组或体活课。
2、地点:语音室、英语角等。
3、学年末负责人要有书面的活动小结,对学生进行适当测试,学校将对各组进行考评。
活动计划 篇2今年12月2日是第五个“全国交通安全日”结合12月交通安全文明月。深入推进“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组织开展好今年第五个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形成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自觉维护交通秩序、携手共治交通环境、提升文明交通水平的社会氛围,学校决定在全国交通安全日前后开展安全宣传活动。
一、活动主题:“社会协同治理、安全文明出行”
二、活动组织机构
组 长:林xx
副组长:李xx
组 员:各班班主任
三、活动时间: 11月28日12月5日
四、工作目标
1.全体学生知晓每年的“12月2日”为“全国交通安全日”;
2.师生受到交通安全教育,普遍知晓出行交通安全常识;
3.师生交通安全意识普遍增强,进一步养成交通安全文明习惯,提高交通安全防护自救能力。
五、活动内容:
1.在校园醒目位置悬挂交通安全教育横幅,张贴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图片,构建浓烈的校园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氛围,强化交通安全提示、警醒和教育作用,各班出一期宣传“交通安全知识”的主题板报。
2.11月28日升旗仪式,进行以交通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号召广大师生增强自我防范能力,提高交通法制观念,养成良好的交通文明行为;利用周四的校园广播对全校师生积极宣传和普及交通安全知识。
3.12月5日前发放一份交通安全《告家长书》,通过学生影响带动家长及身边的的人自觉增强安全意识。
4.组织少先队员大队干部在辅导员的带领下,通过发放文明出行倡议书等,参与文明劝导,宣传交通意识。
5.12月2日各中队召开一次“安全伴我行交通安全教育”为主题的中队会,重点加强学生校园活动安全教育以及交通安全等教育。
6.印发《小学生出行交通安全常识》,便于学生诵读,促进学生养成交通安全文明习惯。
7.各班利用班队课组织学生观看《关注学生出行》警示片。
8.在学校门口显眼的地方张贴《关于开展学生交通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的通告》,提醒家长遵守交通规则。
六.活动要求
1.学校相关部门和教师要相互支持,协作配合,将相关活动落到实处。
2.各班级充分发挥班级板报专栏教育阵地作用,认真办好班级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板报,强化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3.各班认真组织开展一次交通安全主题队会教育活动,并于活动结束后将活动所需材料及时上交学校存档备查。
活动计划 篇3一、活动目的:
每年的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西方的感恩节,学校借此契机开展“心存感恩,幸福一生”的感恩节系列活动。让同学们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从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情感,无论对待祖国或者社会,父母或者老师,朋友或者对手,快乐或者伤心,都能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真正做到附中学子所拥有的特征――爱心、责任、创造。
二、到场人员:
月朔、初二年级学生及学生家长
三、具体部署:
1. 本周末的家庭作业:以随笔或者周记的形式完成一篇题为《感恩节让我想起了…》。(班主任选取感人的事例于11月24日上交至团队室)
2. 本周末,每位同学折一只千纸鹤,写上感恩的人的姓名,下周一交给班主任,各班将4多只千纸鹤摆成“心”型,钉在教室后面的绒布上。
3. 做一件令身边人感动的事。
4. 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母表达感恩之情。
5. 感恩箴言征集,下周一(11月xx)日各班收集整理好统一交至团队办公室。
6 ……此处隐藏1245个字……担教授任务,把自己会做的作品教给其他小朋友。
(三)定期开展展示活动
随时收集孩子的作品,将幼儿的作品通过多种途径展示出来,使幼儿活动满足感,增强自信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计划 篇8一、社会实践的目的
1、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国防、劳动、法制、环保、历史等多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
2、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4、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6、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完善学生人格。
二、社会实践的内容
1、军训:这是一个必修项目,也是社会实践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教育。
2、参观、访问和调查活动、社团活动:可以郊游,参观人文景观等;可以到德育教育基地参观考察,接受思想教育(例如进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等;可以抓住焦点、热点问题,进行环保、国情民情调查等活动;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验证性的调查;访问则一般以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政府官员、特殊人物、特殊群体等为访问对象。
3、班级值周活动和校内劳动。
三、组织管理形式
社会实践课程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由德育处统一负责实施。年级组负责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班主任对全班的社会实践活动负责,指导老师对所管的社会实践小组负责。社会实践活动一般以由5-10个学生经自由组合形成的小组为单位开展,每小组推举小组长一名,根据活动项目聘请指导老师1-2名,根据活动项目的需要可聘请校外人士充当指导老师。
四、学分配置、认定与时间安排
1、军训:安排在高一第一学期开学之初,时间不少于一周,
①考勤记录
②个人总结
③班任或教官签名
④相片和奖状等证明材料。
时间1周。
2、社会参观、社团活动与社会调查活动:社会参观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社团活动和社会调查由学生自行安排,小组成员不能少于5人,时间安排在八年级阶段,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或假期时间自主安排活动。
①参加活动证明(由学校或活动单位提供)
②调查计划、报告
③相片和奖状等有效证明材料
④教师签名。
3、班级值周活动和校内劳动(2学分):
①参加学校安排的学生值周活动,每学年第一学期安排高二级学生值周,第二学期安排七年级学生值周,人人参与。
②当班主任助理,管理班集体,填写管理表。
③参加包干区清洁,有小组长的证明。
④参与宿舍轮值,有宿舍舍长的证明。
⑤参加课室值日,有劳动委员的证明
五、活动实施的过程
1、活动前教育。学校在活动前都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教育学生预防事故,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守法规,遵守实践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体现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2、内容选择与活动规划。除军训项目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从生活实际出发,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中选取活动主题和内容,并形成社会实践小组,聘请指导老师,联系好将要前去实践的地点或单位,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并在小组活动计划的基础上制订个人活动计划。将小组活动计划和个人活动计划报告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并征得他们的同意。
3、活动实施。新学期开学的第三周召开开题报告会,组成活动小组,确定活动主题,明确成员职责,制订活动计划。学生必须按计划进行活动,服从实践地负责人领导,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要随时关注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要记录活动过程和活动心得。
4、总结交流。活动结束后,小组完成社会实践的报告。个人写出活动小结及活动过程中的体会、感受等,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小组间的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每班推荐最好的一个活动小组参加级组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汇报。
5、评价考核。小组和个人提供相应的材料,由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进行初步评,然后由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进行终评。
六、课程评价与学分认定
1、评价原则
贯彻三结合评价原则: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2、评价内容
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课时量和态度;
②活动的选择与活动设计评价;
③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认识社会、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和人际交往、协作、适应环境等能力的发展情况;
④活动的成果和社会效益评价;
⑤活动过程中的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体现情况。
3、评价方法
实施档案袋管理。学生建立个人社会实践活动档案袋,里面应装有能反映小组和个人活动过程的种种记录和其他证明材料,并提供核实方法或途径(如实践单位的地址和电话,相关人员的姓名和联系电话等),具体考评方法如下:
①军训评价:
A、 学生个人自评(撰写军训小结);
B、 B、 班主任和教官初评,进行等级认定
C、 ;C、 教务处、德育处审核。
②主题活动(社会调查)评价:
评价内容:主题活动评价要考察详细的小组活动方案和个人活动计划,小组社会实践报告与个人活动小结,活动记录与活动证明,主题活动的成果,相关单位的评价和学友的评价材料。
③班级值周活动和校内劳动评价。
评价内容:班级值周活动和校内劳动也要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如各项活动的过程记录与小结等。 考核等级:从活动态度和活动收获等方面进行考核。活动用时合计不少于7日;活动态度和活动收获可进行定性评价,使用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等描述性语言。
4、评价学分认定程序
学生个人或小组整理参评材料--小组交流及互评--班主任或导师初评、等级认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终评--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学分认定--教导处登记学分。
七、奖励
对于那些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强,有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精神的学生个人或小组,他们付出了努力且有了丰硕的收获,等级认定为A者,学校给与表彰;对于三项活动评价均获A等的学生,学校给予专项奖励;如果社会实践成果经专家认定为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科学价值或实用价值,学校给予特殊奖励。